close

 

放學、下班後買一杯珍奶犒賞自己,再順便買兩塊巧克力,外帶一塊蛋糕當宵夜……

你知道嗎?在這些甜蜜蜜的滋味裡頭,就有我們最常見的添加物──甜味劑。

 

認識甜味劑

甜味劑又稱作甘味劑、甘味料,是食品裡常見的添加物。主要功能是增加食物中的甜味,提供香甜的香氣和甜蜜的口味。

以最常使用的糖類──蔗糖為基準,將甜度定為1,除了代糖是為了達到較低熱量但有相同甜味的目的之外,常見的甜味劑往往在與蔗糖的相同單位下,能提供幾十、幾百,甚至幾千倍以上的甜味,降低了不少製造的成本,卻大大提升食物的香甜滋味,自然成為廠商的原料首選。

常見的甜味劑包括:果糖、木醣醇、阿斯巴甜、糖精等等,相信大家也對這些名字不陌生。

 

甜味劑的分類

按照來源能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甜味劑;按照營養成分則能分成營養型甜味劑和非營養型甜味劑。

 

 

天然甜味劑:原本就存在於自然界中的物質,例如常作為代糖的果糖,還有常在食品中出現的麥芽糖,以及口香糖常使用的木醣醇。

人工甜味劑:透過人工合成的方式做出來的甜味劑,例如早年很「流行」的糖精,還有阿斯巴甜、甜精等等都屬於人工製造的甜味劑。

 

營養型甜味劑:食用後可以因此獲得醣類的熱量成分。大多數的甜味劑都屬於此類。

非營養型甜味劑:食用後只有感受到甜味,而沒有熱量(或是極少量)的甜味劑。這類型的甜味劑通常都作為代糖使用,市售的無糖或低卡飲料通常都使用這類甜味劑,既能保持甜味,又不會吸收到過多熱量。

 

甜味劑的隱憂

大多數的研究數據都顯示食用甜味劑會對人體造成危害,尤其是人工甜味劑,由於來源多由化工製造,食用過量可能會影響身體。

部分研究資料甚至顯示常食用甜味劑的族群更容易罹患糖尿病、代謝問題等慢性疾病。

也有研究表示,如果是在合法範圍內適量的食用甜味劑,其實比食用精緻糖類來的更為健康,因為可以透過攝取更少的分量來得到相同的甜度。各種糖類之中還是食用未精緻化的粗糖較為健康。

總歸來說,人們能夠透過甜味來取得愉悅感,但過多的食用卻會對人體造成負擔,不論是甜味劑或是精緻糖類,甚至是粗糖,都應該適量攝取,不能因為它的熱量較低,或是取得來源較自然就放心地大口啖食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添加物 甜味劑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